2024年12月12日,天津市抗癌协会颁发了2024年度科技奖及青年科学家奖。其中,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郑向前教授团队完成的“以分子基础与转化研究为导向的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体系的建立”项目荣获科技奖二等奖。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甲状腺癌诊疗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晚期及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尽管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可通过手术和碘-131治疗获得较好预后,但部分患者会进展为低分化型(PDTC)或未分化型甲状腺癌(ATC),对放化疗及靶向治疗产生耐药性,成为临床治疗的“死结”。郑向前教授团队长期聚焦这一难题,从分子机制与表观遗传调控入手,探索甲状腺癌去分化及耐药的深层原因,并以分子基础与转化研究为导向构建了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新体系,让更多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从“不可治”变为“可治”。该研究获得的成果如下:
1、甄别了晚期甲癌关键因子,深入剖析分子机制,鉴定新型抗癌靶点。基于临床样本大数据,“多角度+多手段”联合鉴定甲状腺癌发生发展关键分子、甄别风险基因,并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实现对高侵袭性甲状腺癌有效的辨识和治疗,降低晚期甲状腺癌的发生率。
2、开展抗癌新药研究,探讨甲癌耐药机制,推动了创新药物及策略临床应用。借助新型抗肿瘤靶点开发平台及多种体内外药物筛选模型,鉴定特异性靶向治疗药物,同时深入解析晚期甲状腺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抵抗的分子机制,为晚期甲状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思路,显著改善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现状。
3.建立了从无药可选,到多药可及,联合多维度用药的晚期甲癌靶向治疗体系。依托全国学科引领优势,率先开展晚期甲状腺癌抗癌新药及我国自主研发靶向药物的临床转化,牵头多项国际及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以期延长我国晚期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研究成果在N Engl J Med、Clin Cancer Res(3篇)、Adv. Sci、Cell Death Differ、Thyroid等权威杂志发表 SCI论文92篇,累计影响因子 600 余分,并取得专利授权4项。团队牵头制定诊治指南/共识 11 部,并依托中国抗癌协会平台在全国 10 余个省市 10 多家医院推广应用,近万患者受益,为晚期甲状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生机,也为我国肿瘤防治事业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