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在天津市抗癌协会第六届第五次理事会上颁发了2024年度天津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周旋教授获此荣誉。
周旋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颌面耳鼻喉肿瘤科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从事头颈部恶性肿瘤诊疗工作17年,始终奋战于临床一线,年均门诊量达4000人次,年均手术量超过500台。积极开展多项头颈肿瘤领域关键技术,包括喉癌保全功能手术、口腔癌游离皮瓣功能修复重建手术、下咽癌一期管状胃成形术与下咽重建术,以及靶向治疗和逆转耐药等。面对疑难重新复杂病例,凭借其精准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方案,赢得了患者和同行的广泛认可,始终将提升肿瘤诊疗水平和保障患者健康作为自己的使命,以敬业奉献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带领团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在肿瘤早期诊断、精准分子分型以及肿瘤个体化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推动了我国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的规范化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转化医学研究方面,研究团队专注于精准预测并提高难治性(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的免疫治疗和靶向EGFR治疗的疗效,提升头颈部鳞癌外科手术的局部控制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基础研究中,围绕“PD-L2介导的免疫逃逸”和“IL-6/STAT3信号转导网络”深入探讨PD-L2在头颈部鳞癌中的免疫调节作用,识别了STAT3信号通路在头颈部鳞癌中的关键驱动作用,为肿瘤药物作用靶点的开发与挖掘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与转化医学意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重要成果发表于Nat Commun,J Immunother Cancer,Clin Cancer Res,Cancer Lett,Br J Cancer等国际高水平期刊,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0。其中,研究成果“难治性头颈部鳞癌转移及耐药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荣获2020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担任Cancer Lett等多个SCI杂志的审稿人或通讯编辑。
获得人才发展特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学者”、天津市“津门医学英才”、“天津创新创业好青年”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口腔颌面肿瘤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口腔颌面肿瘤整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口腔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市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