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展现中国医疗公益担当,推进国际健康合作,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天津市抗癌协会牵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联合开启“防癌健康上合行”国际公益行动,协助构建全面、长效的跨国防癌健康服务网络,推动专家团队跨境诊疗、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科普宣教等服务常态化开展,促进区域癌症防治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5年7月21日至23日,“防癌健康上合行”国际公益行动第三站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以“多维度协作+传统医学创新融合”为特色,通过签署多项合作协议、开展学术交流与公益服务,推动中哈肿瘤防治合作迈向系统化、长效化新高度。
活动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天津市肿瘤医院滨海医院执行院长沈军教授率队,带领由乳房再造科主任尹健、住院医师王庶,乳腺影像诊断科主任路红、主治医师梁蓉,放射治疗科副主任医师王鑫,天津市抗癌协会外事外宣负责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外事处副科长徐婷婷,组建7人乳腺肿瘤多学科专家团队赴哈萨克斯坦开展防癌健康行动。
放疗领域深度合作 开启技术协同新进程
医疗团队与哈萨克斯坦国际肿瘤断层放疗中心的专项座谈成为此次合作的重要亮点。双方着眼于放疗技术前沿,在多个关键方向达成合作共识。
在精准放疗方案优化方面,将结合两国患者的临床特点,探索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在先进放疗设备临床应用上,推动设备与实际临床需求的高效匹配,提升治疗效果;跨中心放疗数据共享则为循证医学研究及诊疗规范制定提供有力支撑;专业人才联合培养计划通过互派研修、技术培训等形式,提升双方放疗团队的专业素养。此次合作有望突破区域放疗诊疗的现有瓶颈,为中哈放疗领域实质性合作拉开序幕,为当地肿瘤患者带来更为优质的放疗服务。
在同步开展的放疗病例研讨中,中哈专家围绕乳腺癌典型病例,就靶区勾画、剂量分割方案优化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中方专家分享了复杂病例放疗计划制定经验,哈方则介绍了当地高发癌种的放疗实践特点。这种“病例复盘—方案对比—经验互鉴”的交流模式,为后续合作明确了实践方向。
深入核心医疗机构,“临床+学术”双轮驱动
在哈萨克斯坦国家癌症中心,医疗团队实地考察了放疗中心、核磁共振检查室等关键科室,详细了解先进设备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双方就生物样本库的建设与共享、肿瘤生物标志物研究等基础科学领域展开深入交流,为联合开展肿瘤病因学、发病机制等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中哈专家还联合开展多学科诊疗研讨,针对疑难病例进行全流程探讨。通过肿瘤诊疗规范解读和前沿技术专题分享,助力双方在临床决策中形成共识。在阿斯塔纳市肿瘤医院,双方围绕肿瘤多学科协作模式展开深度对话,并为50例当地民众提供乳腺癌防癌科普与超声筛查服务。
传统医学创新融合,探索多元抗癌路径
为探索多元化癌症防治路径,天津市抗癌协会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传统医学与补充医学专家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以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为核心,共同挖掘中医、哈萨克斯坦传统医学与现代西医的协同作用。双方计划通过联合研究开创传统医学融合抗癌新范式。
医疗团队还联合当地传统医学医生为50余位居民开展癌症义诊,通过超声筛查发现2例癌前病变病例,并提供甲状腺触检、口腔检查等服务,将合作成果切实转化为民众健康福祉。
此次“防癌健康上合行”哈萨克斯坦站的活动,是中哈在癌症防治领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多维度的协作与传统医学的创新融合,不仅为当地民众带来切实健康服务,也为上合组织国家间医疗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