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结直肠癌这些“肠”识想让你知道

提到癌症,很多人会想到肺癌、胃癌,但你知道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4年数据,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已攀升至恶性肿瘤第二位!它就像潜伏在肠道里的“沉默杀手”,早期症状不明显,即使出现轻微的腹胀、便血、不规则腹泻等表现,也常常被误认为是痔疮、胃肠炎等小问题,“忍一忍就过去了”成了不少人的心理安慰剂,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好消息是,结直肠癌可防可治,早期发现治愈率极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结直肠癌及其筛查技术。

1、结直肠癌究竟离我们有多近?

根据《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我国2022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51.71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0.7%。结直肠癌死亡病例24.00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9.3%。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经遥遥领先,占据癌症发病率的第二名。

结直肠癌的发病趋势也逐渐呈现年轻化,传统认为肠癌高发于50岁以上人群,但近年来4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例如,2023年《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指出,我国青年肠癌患者占比已达12.5%,部分病例甚至出现在20-30岁年龄段。

2、了解结直肠癌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2.1按解剖部位分类是最基础、最直观的对结直肠癌分类的方式,主要分为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癌: 包括盲肠、升结肠、近端横结肠(脾曲之前)。特点常表现为贫血、乏力、腹部肿块;肿瘤多呈隆起型(肿块型),病理以粘液腺癌、未分化癌相对多见。

左半结肠癌:包括远端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特点常表现为便血、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或两者交替)、肠梗阻(因肠腔较窄);肿瘤多呈浸润型(易导致肠腔狭窄)或溃疡型。腺癌更常见。

2.2按照组织学分类结直肠癌主要分为以下类型: 

腺癌:占比最高(约95%),根据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腺癌,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

黏液腺癌:约占10%-15%,癌细胞分泌大量黏液,形成黏液湖,预后较差。

印戒细胞癌:癌细胞形态类似“戒指”,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

未分化癌:分化极低,缺乏明确腺体结构,恶性程度最高。

其他罕见类型:如鳞状细胞癌、腺鳞癌等,临床较少见。

3、结直肠癌的侦查手段。

3.1金标准 - 结肠镜检查:

优点:能够直观准确的发现微小息肉和早期癌变,并可在检查过程中直接切除息肉(活检或治疗),是诊断的金标准。

缺点:属于侵入性检查,需要严格的肠道准备(清肠),检查过程可能有不适(可选择无痛麻醉),费用相对较高,有一定并发症风险(如穿孔、出血,但概率很低)。

适用:筛查(尤其高危人群)、诊断、治疗(息肉切除)。

3.2 粪便潜血试验:

优点:无创、简便、经济。是人群筛查最常用的初筛方法。

缺点:准确性有限。可能出现假阳性(痔疮、胃溃疡等出血也会阳性)和假阴性(肿瘤不一定持续出血)[1]。阳性结果需进一步做肠镜确诊。无法定位病变。

适用:大规模人群初筛。

3.3 肿瘤标志物检测:

临床上用于检测结直肠癌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 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 (CYRA211)[2]。研究发现血清 CA125、CA199、CEA 及CYFRA211 对于 CRC 敏感度分别为 70.65%、 68.48%、69.56%、72.83%, 将以上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发现其总体敏感度为 91.30%, 特异度93.47%[3]

优点:微创性检测手段,检测方便,经济负担低,是临床上筛查结直肠癌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缺点:单项检测敏感性较低,临床上为提高诊断准确性,一般采取多项联合检测方式,从而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3.4 粪便DNA检测:

DNA异常甲基化在结直肠早期病变中是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现象,在化学和生物学上比较稳定,可在包括粪便和血液在内的多种类型的生物样本中检测到,SEPT9、SDC2、SFRP2、TFPI2、VIM、NDRG4和BMP3等基因甲基化与结直肠癌发生有关,可作为检测结直肠癌的生物标志物。有研究表明,与单基因检测相比,多基因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敏感性(80.8% vs. 57.8%)[4]

优点:无创、取样方便。对结直肠癌和进展期腺瘤的检出灵敏度高,特异性也较好。

缺点:费用较高。阳性结果仍需肠镜确诊。无法定位病变。对早期病变或微小息肉的检出率仍不如肠镜。

适用:作为肠镜的替代或补充筛查手段(尤其不愿或不能做肠镜者)。

4、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自我评分表(总分≧4分,即为高风险人群)

5、预防结直肠癌,我们能做什么?

5.1核心策略:定期筛查!这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最有效的手段!强烈建议一般风险人群从45岁开始筛查。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需更早、更频繁筛查。

5.2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少吃红肉(猪牛羊)和加工肉类(香肠、火腿、培根),限制高脂高糖食物。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尤其腹型肥胖)。

坚持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是明确的致癌因素。

谨慎使用药物: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对部分高危人群有预防作用,但需在医生严格评估风险和获益后进行,切勿自行服用。

结直肠癌虽凶猛,但并非不可战胜。关键在于提高意识、重视筛查、积极预防!不要因为害怕或忽视而错过最佳时机。记住:早筛早诊早治,是守护肠道健康、战胜结直肠癌最有力的武器!

 

[1] 王杰 , 侯明星 , 程海东 , 等 . 基于多靶点粪便 FIT-DNA 联合检测技术的结直肠癌早筛应用研究 [J]. 肿瘤防治研究 ,2024,51(7):578-582.

[2] 杨创杰 . 血脂水平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6-7.

[3] 喻茂文 .CYFRA-21、CA125、CA19-9、CEA 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8,25(6):907-910

[4]  GACHABAYOV M,LEBOVICS E,ROJAS A,et al.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tool DNA methylation tests in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Colorectal Disease,2021,23(5):1030-1042.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专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