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癌这个庞大的家族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虽然只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0%-15%,却以其侵袭性强、生长迅速、早期转移的特点,成为最令人警惕的类型之一。它就像肺癌中的“急先锋”,需要我们格外重视和了解。
一、核心特征:
与吸烟高度相关:超过95%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吸烟史,是吸烟导致肺癌的“典型代表”。吸烟量越大、时间越长,风险越高。
生长与扩散极快:癌细胞体积小、分裂快,肿瘤常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且早期(甚至在确诊时)就常发生广泛转移,尤其容易扩散到脑、肝、骨和肾上腺。
“双面”表现:根据肿瘤扩散范围分为:
局限期:肿瘤局限于一侧胸腔,能被包含在一个可耐受的放射治疗野内(约占确诊患者的1/3)。
广泛期:肿瘤已扩散到对侧肺、胸腔外器官或远处(约占确诊患者的2/3)。
独特的“副肿瘤综合征”:肿瘤细胞有时会分泌类似激素的物质,导致身体出现与肿瘤原发部位或转移无关的全身症状,如: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导致低钠血症(血钠过低),引起乏力、恶心、头痛甚至抽搐。
库欣综合征: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高血糖等。
类癌综合征:面部潮红、腹泻等(相对少见)。
兰伯特-伊顿综合征:肌肉无力(尤其近端肌肉),与重症肌无力类似。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影响神经功能。
二、常见症状:
症状往往因肿瘤位置、大小和转移情况而异。常见包括:
持续性咳嗽(可能带血)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胸痛
声音嘶哑
反复发作的肺炎或支气管炎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
极度疲劳
面部或颈部肿胀(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副肿瘤综合征引起的相关症状(如上所述)
转移引起的症状(如头痛、骨痛、黄疸等)
三、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片是初筛,低剂量螺旋CT扫描是更敏感的筛查和诊断工具。PET-CT扫描对于评估全身转移情况至关重要。脑部MRI是排查脑转移的金标准。
病理活检:确诊的金标准。可通过支气管镜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淋巴结活检、甚至转移灶活检等方式获取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明确小细胞癌的诊断。
分期检查:综合影像学(CT、PET-CT、脑MRI)和血液检查等结果,确定是局限期还是广泛期,这对治疗方案选择至关重要。
四、治疗策略:
治疗选择高度依赖分期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1.局限期:
化疗联合胸部放疗:是基石。铂类(如顺铂或卡铂)联合依托泊苷是最常用化疗方案。放疗通常与化疗同步进行(同步放化疗),效果优于序贯治疗。
预防性全脑放疗:由于小细胞肺癌极易脑转移,对治疗反应良好的局限期患者,常建议进行PCI,可显著降低脑转移风险并延长生存期。
2.广泛期:
化疗:铂类联合依托泊苷仍是主要方案。近年来,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斯鲁利单抗)已成为一线治疗新标准,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期。
放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骨转移疼痛、脑转移、上腔静脉阻塞或肺部原发灶引起的阻塞/出血等。对化疗反应极好且转移灶较少的患者,可能考虑胸部巩固放疗。
脑部治疗:如果发生脑转移,根据转移灶数量、大小和症状,可选择全脑放疗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
3.复发/难治性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可能尝试拓扑替康、芦比替定等化疗药物,或参与新药临床试验。
五、预后与生存率:
小细胞肺癌的总体预后较差,主要原因是早期广泛转移和治疗后易复发。生存率与诊断时的分期密切相关:
局限期:经过积极治疗(同步放化疗+PCI),5年生存率大约在20%-25%。
广泛期:即使采用最新的化疗+免疫治疗,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平均总生存期约12-16个月。仅有极少数患者能长期生存。
六、预防与早筛:
戒烟!戒烟!戒烟!这是预防小细胞肺癌最有效、最重要的措施。远离二手烟同样关键。
早筛:目前尚无广泛推荐的针对小细胞肺癌的特异性筛查项目。但对于长期大量吸烟的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CT筛查被证明可以降低总体肺癌的死亡率,可能有助于发现早期的小细胞肺癌或其他类型肺癌。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面对小细胞肺癌,了解是应对的第一步。戒烟永远不晚,积极治疗带来希望。如有疑虑或相关症状,请务必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专委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