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组织架构
    协会章程
  • 协会新闻
    协会新闻
    重要活动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科研成果
    学术会议
  • 国际合作
  • 科普患教
    科普知识
    科普活动
    健康常识
    科普视频
    科普图文
  • 科技奖励
    奖励简介
    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历届获奖项目
    政策法规
    申报系统
    联系方式
  • 党建园地
    通知公告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系列讲话
  • 会员服务
协会动态SCIENCE
协会新闻重要活动
首页/协会动态/协会新闻
  • 05-17
    2022
    天津市抗癌协会第二届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
    2022年5月13日下午,天津市抗癌协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53名委员参加了会议。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秘书长李慧、王春城出席会议全程指导监督换届工作并为新当选的主任委员和候任主任委员颁发聘书。会议首先由第一届主副任委员冯四洲教授回顾了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和发展历程,总结了近几年来专委会取得的工作成就,介绍了新一届委员的推选过程。会议严格按照专委会换届程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老年肿瘤专委会常委、主任委员、候任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冯四洲主任当选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泳主任当选候任主任委员。会议选出五位副主任委员,他们是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主任、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司玉玲主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任秀宝主任、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夏群主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泳主任。聘请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夏冰为专委会秘书。新当选的主任委员冯四洲教授在发言中向抗癌协会领导和张翼鷟主任带领的第一届专委会表达了谢忱,并提出了以“提升老年肿瘤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工作目标。最后,李慧副秘书长代表天津市抗癌协会讲话。她充分肯定了第一届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上的工作,对新一届委员会的产生表示祝贺,并强调专委会要做好工作规划,把握好正确的发展方向。号召每一位委员切实参与到学会工作中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力争取得创新性成果;以患者为中心,使心理工作成为多学科参与的综合行动,把老年肿瘤专业做实做大做强。天津市老年肿瘤专委会2022年5月17日
  • 04-30
    2022
    【瘤·学声】探索癌症的预防和早诊早治策略——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专委会正式成立
    2022年4月30日,由天津市抗癌协会主办、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科普专委会协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专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常见恶性肿瘤规范化筛查与早诊早治学术论坛在津召开。 会议伊始,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专委会筹备组组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预防科主任刘俊田教授介绍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专委会成立背景及筹备情况。刘俊田教授表示,探索癌症的预防和早诊早治策略,是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健康战略的重要抓手,是降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支出及居民疾病负担的重要举措。“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专委会”正是在此背景下,组织专业人员共同搭建学术专业委员会,更好地实现高风险人群的规范化、全周期的精准预防,推进天津地区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的学科发展。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李慧教授宣读了《天津市抗癌协会关于成立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的批复》。会议民主选举产生17位常务委员,刘俊田教授当选为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津浦教授当选为候任主任委员,李世霞教授、张卿教授、张莉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由天津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郝继辉教授,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强教授,天津市抗癌协会秘书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黄鼎智教授,分别颁发聘书。中国抗癌协会及天津市抗癌协会领导上台,共同启动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俊田教授代表全体委员发言:“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专委会将聚焦“规范、全程、精准、创新”,本着“一个平台、两个方向、三大任务”的指导方针,严格按照天津市抗癌协会的要求全面开展各项工作,为我国肿瘤防治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天津市抗癌协会理事长郝继辉教授对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专委会是第六届天津市抗癌协会批复的第一批专委会,为天津市抗癌协会注入了新鲜的力量。他代表天津市抗癌协会对专委会工作提出要求:要积极发挥承接职能,对下与基层医院广泛互助,将触角伸及基层医疗机构,对内加强学术交流,对外与其他专委会互比、互学、互看,促进多方面发展,使专委会成为天津市抗癌协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名誉理事长、监事长郝希山院士致辞,对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医学进入精准医学数字化医学的新时代,专委会的成员构成体现了新时代的特征。希望癌症早筛在既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借由专委会的成立迈上新台阶,取得更大的成绩,为“健康中国2030”建设,为天津肿瘤防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成立大会圆满结束之后,举行第一届常见恶性肿瘤规范化筛查与早诊早治学术论坛,论坛围绕“规范、全程、精准、创新”的主题进行。第一场学术论坛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巴一教授及甲状腺颈部肿瘤科主任郑向前教授主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陈万青教授为大家讲述了全球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现状,以及我国癌症负担及国内筛查现状,介绍了中央以及地方大力支持的癌症筛查项目进展情况,对扩大癌症早诊早治覆盖面,降低未来癌症负担提出重要建议。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卿教授结合健康管理学科建设,介绍了健康管理机构在肿瘤早筛及肿瘤高风险人群全程管理中的工作重点及关键作用,提出肿瘤防治工作中的关口前移,需要大量的专业专科的健康管理人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晓东教授结合西京医院早癌筛查中心的建立,分享了早癌筛查人才梯队建设、学科发展的经验。介绍了团队承担的癌症筛查项目,积极推动我国癌症筛查工作的发展。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刘俊田教授为大家介绍了郝希山院士牵头完成的《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形成的背景,并对指南核心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明确了适合我国国情、针对不同风险人群的乳腺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策略。安徽省立医院洪海鸥教授讲述了健康体检中早癌筛查的相关措施,指出合理规范的筛查策略及筛查技术手段是提高肿瘤早诊率及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举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于津浦教授介绍了基于二代基因测序技术BRCA基因检测在预防性乳腺切除中的应用,从BRCA基因的致病性突变出发探讨了基因检测技术对乳腺癌风险评估及一级预防临床策略中的指导作用。随着天津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专委会的成立,以及未来各项学术和防治项目的开展,将进一步推动规范、全程、精准、创新的预防和筛查行为,通过推动建设健康大数据为基础的肿瘤风险评估系统,制定肿瘤高风险人群的规范化、全周期的肿瘤健康管理策略,促进形成针对癌前疾病及癌前状态的诊疗规范及干预指导意见,推进天津地区癌症预防与早诊早治的学科发展。
  • 04-19
    2022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二届第一次全委会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于2022年4月19日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天津市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承办。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会议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史业辉教授主持并介绍换届选举办法。首先由天津市抗癌协会第一届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佟仲生教授做工作报告并致辞,随后由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秘书长王春城宣读《天津市抗癌协会关于化疗专业委员会换届申请的批复》。第一届主任委员佟仲生教授做工作报告在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秘书长李慧、王春城主持下,专委会进行了换届改选。由61名委员组成的第二届委员会,经过选举产生17名常务委员,张会来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史业辉教授、郝仲芳教授、吴尘轩教授、张琳琳教授、邓婷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史业辉教授当选为候任主任委员。 第一届主任委员佟仲生教授(右)与第二届主任委员张会来教授(左)合影第一届主任委员佟仲生教授回顾,过去几年专委会不忘使命初心,强化自身建设,通过健全学术发展体系,深化科研体系建设,重视肿瘤人才培养,多维促进肿瘤事业进一步发展,并多角度开展科普及健康咨询活动,推进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人群。新任主委张会来教授感谢前任主委佟仲生主任的推荐和信任,感谢协会领导给予的信任和支持,将带领新一届专委会努力推进肿瘤临床化疗规范化诊疗的普及、着重培养青年人才相关工作的纵深开展,增进各协会间的沟通与交流等,将协会工作落到实处。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秘书长李慧教授会议总结最后,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秘书长李慧教授对本次换届会总结,首先对首届专委会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新一届专委会寄予厚望,号召全体委员要凝心聚力,携手共进,全面推动天津乃至全国的肿瘤防治事业发展。相信在新一届主委张会来教授的带领下,必将谱写天津肿瘤临床化疗事业的新篇章,造福更多肿瘤患者。
  • 04-19
    2022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二届第一次全委会胜利召开
    2022年04月19日,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二届第一次全委会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线上结合形式。出席本次换届会议的领导有天津市抗癌协会理事长郝继辉教授,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秘书长李慧教授及王春城副秘书长。会议由王佩国教授主持,首先由天津市抗癌协会理事长郝继辉教授致辞。郝继辉理事长首先代表天津市抗癌协会对新一届淋巴瘤专委会委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天津市抗癌协会作为最早成立的省市级的抗癌协会,在全部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特别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的郑州的CCO大会上多项成绩得到了大会的表彰和嘉奖。淋巴瘤是常见的血液系统肿瘤,近些年来随着淋巴瘤的诊治技术的不断提升从分子诊断到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包括现在的CAR-T的细胞治疗,一系列的新药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淋巴瘤诊疗水平的提高。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在上一届主任委员张会来教授的带领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相信新一届淋巴瘤专委会也一定能够继往开来、更进一步。同时对新一届专委会提出几点要求:1、严格按照总会和天津市抗癌协会的要求履职尽责,包括学术的推广、平台的建立、项目的推进、科普的宣教等等;2、天津市抗癌协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要保持长期良好的沟通,把我们天津市优秀的委员们能够及时的输送到中国抗癌协会,增加天津在全国淋巴瘤领域的影响力和学术地位;3、强化专委会内部的管理,积极发挥专委会的作用,推动学术发展和平台建立。最后希望天津市的各专委会能够形成互学互比互看,取长补短,互相交流,坚信在新一届主任委员的带领下,老一届主委张会来教授的传承下,淋巴瘤专委会能做的有声有色,更好的支持天津市抗癌协会。最后预祝本次换届大会的圆满成功!张会来教授概括总结了第一届专委会开展的工作,张会来教授表示,第一届专委会全体委员在天津市抗癌协会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下,团结一致,精诚合作,遵循学会章程,以促进淋巴瘤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第一届专委会成功举办了天津国际淋巴瘤高峰论坛,天津HOW I TREAT及淋巴瘤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CACA淋巴瘤天津站巡讲,Post-ASH会议等具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建立亚专科联盟和区域医联体,培养青年医师,以及进行科普及患教活动。推动了区域乃至全国淋巴瘤领域的专业发展。张会来教授希望新一届专委会各位委员凝心聚力,再接再厉,继续为专委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接下来的换届选举环节,天津市抗癌协会王春城副秘书长宣读了专委会换届批复。由主持人王佩国教授宣读新一届专委会的推荐名单和选举办法。在民主、公平、公正、公开的氛围中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集体,选举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邹德慧教授为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教授为候任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付蓉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孟斌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佩国教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赵明峰教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司玉玲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同时选举新一届常委委员共23人。 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新一届主任委员邹德慧教授表示“作为新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衷心感谢大家的信任,我感到非常荣幸,责任重大”。邹德慧教授强调,天津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凝聚着以第一届专委会张会来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心血和智慧。自创立以来,致力于淋巴瘤专业的研究与实践。今后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各位委员的支持下,新一届专委会将继承发扬学会优良传统,在教育、诊疗、青年医生的培养方面要做的更深入,在临床及护理方面要做的更广范。进一步加强专业领域的研究探索和新技术推广,通过组织线上、线下学术活动,精心安排一年一度的学术年会以及运用自媒体进行多渠道科普宣传的平台建设,提高学会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推进学会工作健康和谐的开展,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健康需要。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秘书长李慧教授代表天津市抗癌协会感谢张会来教授及第一届委员会为天津抗癌事业所做的不懈努力,同时对邹德慧教授的当选表示祝贺。指出本次专委会换届大会筹备完善、流程顺畅,充分展现了专委会的团结合作学术氛围。希望天津抗癌协会携手天津市医学会及天津市医师协会共同为天津医学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 04-17
    2022
    肿瘤防治宣传周 | 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一一探索乳腺癌的防与治
    中央电视台10套《健康之路》联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共同探索乳腺癌的防与治4月17日  18:05播出乳腺癌是中国女性第一高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中国女性的生命健康。为了获得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数据、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且适合中国女性生理特征的乳腺癌筛查策略,2008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作为技术支持单位承担了全国乳腺癌筛查项目研究,拉开了中国抗击乳腺癌之战的帷幕!“战役”率先在哪几座城市打响?“战役”背后蕴藏着医者们怎样的艰辛?十几年过去,“战役”又取得哪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这场抗癌战!战局分析早期发现率不足20%据统计,2000年到2015年,我国乳腺癌的年增长率为3.3%,高于欧美国家;早期发现率不足20%,远远低于美国的85%。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乳腺癌筛查工作开展较晚,多是自然就诊病人,所以早期发现率很低。5个优化筛查区经济越发达,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对越高。为了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且适合中国女性生理特征的乳腺癌筛查策略,研究团队选出天津、北京、沈阳、南昌及肥城5个城市作为优化筛查区,分别代表中国的一、二、三线城市,采用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得到了更典型的数据,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实地侦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抗击乳腺癌的第一步就是实地侦察,找出乳腺癌高发的真正原因。致密乳腺中国女性的乳腺多为体积小、结构致密的致密型乳腺,乳腺中腺体多脂肪少。数据显示,致密型乳腺的患癌风险比脂肪型乳腺高4.7倍。中国女性乳腺的这一生理特点是导致我国乳腺癌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不生育 晚育女性乳腺发育与卵巢产生的雌激素密切相关。如果雌激素一直处于过高水平,容易导致乳腺上皮组织发生癌变。而当女性生育、哺乳时,体内孕激素的大量分泌会抑制雌激素的分泌,减少雌激素对乳腺的刺激,对乳腺起到保护的作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很多人选择不生育、晚育、不哺乳,这种看似简便的生活方式增加了乳腺癌的风险。遗传肿瘤是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所以肿瘤发病跟遗传密切相关。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对乳腺癌的致病基因——BRCA1和BRCA2,如果它们存在突变,那患乳腺癌或卵巢癌的风险就会明显增加。我国因遗传导致的乳腺癌发生率在20%左右。构建防御要全面扼杀敌人的进攻,就要构建我们自己的防御系统。手诊手诊是乳腺癌早期筛查最简便的方式。早在1989年,上海就在全市纺织女工中启动了一项26.6万人的大队列研究。12年的对比研究发现,坚持手诊对提高乳腺癌早诊率有明显作用。2008年开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医生就通过健康教育、媒体宣传,为女性朋友普及乳腺癌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同时向大家普及正确的自检方法。在他们的努力下,更多健康女性主动加入筛查队伍,自我保护意识明显提升。超声以前,我们对乳腺癌的风险评估、筛查方法更多采用欧美的指南,但这些指南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也不完全适合中国女性的生理特点,因此,我们急需建立自己的乳腺癌筛查体系。经过探索,研究团队启用了以超声为主的筛查手段。因为超声轻便易携带,极大地体现了中国筛查的特点。全力出击全面掌握敌情后,抗癌精英部队使用不断升级的武器,集中火力全力出击!乳腺全切以前,由于没有建立起筛查体系,不能早发现病人,就诊的患者大多是癌症中晚期。如何活下来,成了医患最大的愿望。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乳腺肿瘤科,专门进行乳腺肿瘤治疗,但受制于当时医学技术的发展,只能采用根治性切除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救治。保乳治疗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国家开始对早期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治疗。临床研究显示,对早期患者,保乳治疗的治疗效果与乳腺全切的治疗效果是一样的。当然,这种治疗方法是建立在早筛查、早发现的基础上。乳房再造很多做了根治性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希望拥有更高质量的生活,对乳房再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几年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乳房再造科室,专门从事乳腺癌根治手术后的再造工作。从根治性手术到保乳手术,再到再造手术,反映出的是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现在,该院的乳房再造率达到了50%,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不仅获得了生命和健康,还拥有了更高质量的生活。我国推行乳腺癌筛查后,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筛查率都显著提高。据统计,城市及农村女性乳腺癌早诊率分别为46.2%和38.8%;我国乳腺癌5年生存率从2005年的73%上升到2015年的82%,目前还在提高;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更高,接近90%。十几年的辛勤努力和付出,让中国抗击乳腺癌战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这些成果正在为广大中国女性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让更多家庭获得幸福和安康!转载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04-15
    2022
    肿瘤防治宣传周 | 天津电视台《健康直播间》特别节目——对抗肺癌 精准出击
    2022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动”,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和积极防控癌症,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实遏制癌症危害。到底什么是肺癌的精准治疗?它和传统治疗方法有何不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分别指的是什么呢?靶向治疗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呢?进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期间,肺癌患者都有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呢?天津电视台《健康直播间》特别策划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特别节目“对抗肺癌 精准出击”,邀请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黄鼎智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蒋日成做客演播室,跟您好好聊聊“肺癌精准治疗”的相关话题,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科学防治。转载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04-15
    2022
    肿瘤防治宣传周丨第二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天津站今日启动
    为了提高公众癌症防控意识,了解掌握识癌防癌知识,4月1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指导,天津市抗癌协会、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十八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天津启动仪式正式举行。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杜洪印、天津市科协副主席卢双盈、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舒珺、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及理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全体院领导及职工代表参加启动仪式。天津市抗癌协会秘书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黄鼎智主持。天津市抗癌协会理事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郝继辉致辞,表示肿瘤防治,科普先行。当前全国疫情依然严峻复杂,肿瘤患者对癌症防治需求更为急迫,本次活动将开展形式多样的癌症防治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癌症核心知识的知晓率,普及科学防癌的理念,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对癌症的有效防控,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力量。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陆伟致辞,表示作为首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我院自2017年开始,在国家卫健委和天津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开展天津市常见恶性肿瘤联合筛查项目,至今已为16.4万居民免费提供了肿瘤筛查,为提高恶性肿瘤早诊率、规范诊疗率及5年生存率,推进我市癌症防控体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舒珺致辞,表示癌症是当前全球共同面对的持续性公共卫生挑战,为推动我市肿瘤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天津医科大学于2017年将肿瘤学科列为学校“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为加强科研攻关,提升健康水平奠定重要基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多年来始终紧跟健康中国战略步伐,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我市癌症总体防控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天津市科协副主席卢双盈致辞,表示多年来,肿瘤防治宣传周通过线上线下多形式、多场景广泛宣传抗癌防癌科普知识、防治方法,市民健康的科学的防癌素养不断提高,全市癌症总体防控能力不断增强,科学防治水平进步明显。活动为健康科普创造出许多可借鉴、可推广的好做法,树立品牌、权威讲座、新媒体传播、专家在线等经验,为全国和我市健康科普事业的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作出了示范。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王瑛致辞,表示天津市是我国肿瘤防治事业起步的地方,在肿瘤科普工作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通过整合资源、创新理念,开创了一系列品牌科普活动,每年组织一大批专家权威、内容精良、形式多样、交流接地气的科普活动,为本市广大公众如何科学防癌、广大患者如何科学抗癌做了卓有成效的指导,推动了本市肿瘤防治事业的不断前进。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杜洪印致辞,表示肿瘤防治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作为一项覆盖全国的大型科普宣传和公益活动,可以最直观地帮助市民树立对肿瘤疾病的认识,引导市民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消除对癌症的误解和恐惧,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启动仪式结束后,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贾英杰,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中心主任薛凤霞,天津市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主任佟仲生,天津市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任丽,开展权威实用的科普讲座,普及科学防癌抗癌的正确理念和方法。线下便民义诊+线上“云”科普结合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肿瘤防治宣传周以线下便民义诊+线上“云”科普的形式开展。来自天津市抗癌协会、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头颈部肿瘤、胸部肿瘤、乳腺肿瘤、腹部肿瘤、盆腔肿瘤、影像、康复、护理、心理等20余位专家,认真听取咨询者的问题,细致分析检查结果,为现场300余名患者提供诊疗建议,以期帮助大众消除对癌症的错误认知,进一步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健康中国助力。专家义诊现场百名党员专家线上义诊(互联网+医疗健康)在举办大型义诊活动的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传播优势,百名党员专家开展线上互联网医院义诊,及时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服务。并开展20余场次线上线下科普公益讲座,为群众办实事,将科学有效的防癌抗癌理念,向更广泛的人群传递。文稿 | 宣传处、科教处策划、整理 | 宣传处赵迎、朱芸摄影 | 宣传处张世彤、杨阳、赵希顿、曹亚鸥编辑 | 宣传处杨子佳转载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 03-11
    2022
    中国最新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精读系列巡讲 ——胃癌整合诊治前沿
    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第三期——胃癌整合诊治前沿,于2022年3月11日15:00-17:20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各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胃癌的预防筛查、早诊早治、精准外科、内科思辨和疾病康复等诸多方面进行一一介绍,让我们对疾病的诊治有了非常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认识,非常有助于规范临床医生的诊疗活动。胃癌作为中国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与不良生活习惯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密切关联,在工作中,临床医生应积极向全社会开展宣教,倡导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定期胃肠镜检查等知识,大幅提高公众的主动预防意识。作为天抗会员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积极组织收看,各位理事组织会员全程学习,部分截图如下:
  • 02-26
    2022
    中国最新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首场精读巡讲 ——胶质瘤整合诊治前沿
    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第二站——脑胶质瘤整合诊治前沿,于2月26日(本周六)15:00-17:20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隆重召开。会议主要内容以典型脑胶质瘤临床病例为出发点,各位专家学者结合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和原创研究成果,从疾病特征、诊断、治疗和疾病的前沿探索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完整的诊疗思路和规范的治疗指南。这种整体整合医学的理念融合了整体观、整合观和医学观,无疑会进一步推动脑胶质瘤诊治的发展。作为天抗会员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积极组织收看,各位理事组织会员全程学习,部分截图如下:
  • 02-17
    2022
    中国最新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首场精读巡讲预告——直肠癌整合诊治前沿
    中国抗癌协会主办的“CACA指南精读系列巡讲”首场活动——直肠癌整合诊治前沿,于2月17日(本周四)15:00-17:00在西安西京医院隆重召开,其最大特色是:“参考美国NCCN和欧洲ESMO等指南,更加注重中国特点、体现整合思维”。每个癌种秉承“全人、全身、全程、全息”理念,关注“防-筛-诊-治-康”全程管理,体现观念观点汇合、学科融合、技术整合的观念,聚焦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原创研究成果及诊疗防控特色,打造适合中国人群,纳入中国研究,兼顾医疗可及性,突出中医特色和我国癌症防控经验,体现“全、新、真、实”四大亮点的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肿瘤指南规范体系。 作为天抗会员单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积极组织收看,各位理事组织会员全程学习,部分截图和照片如下:
  • «
  • 1
  • 2
  •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
    • 天津市抗癌协会
    • 地址:河西区体院北环湖西路
    • 天津市抗癌协会办公室电话:022-23340123转6000
    • 保护条款 版权所有(C) 津ICP备202100982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315号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