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协会
    协会简介
    组织架构
    协会章程
  • 协会新闻
    协会新闻
    重要活动
  • 通知公告
  • 学术交流
    科研成果
    学术会议
  • 国际合作
  • 科普患教
    科普知识
    科普活动
    健康常识
    科普视频
    科普图文
  • 科技奖励
    奖励简介
    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历届获奖项目
    政策法规
    申报系统
    联系方式
  • 党建园地
    通知公告
    党建动态
    党章党规
    系列讲话
  • 会员服务
协会动态SCIENCE
协会新闻重要活动
首页/协会动态/协会新闻
  • 03-10
    2025
    “乳”此健康:天津市抗癌协会“三八”科普照亮女性防癌之路
    2025年3月7日,天津市抗癌协会响应中国抗癌协会全域科普行动号召,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以“乳”此健康为主题,组织青年专家走进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为来自机关部门、天津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以及天津城市国际化研究中心等单位的30余位女性同胞们讲述了乳腺癌科学预防、规范治疗的核心科普知识。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机关妇联主席、联络处处长李文家,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外事处副科长徐婷婷等有关同志参加活动。活动受到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路红教授、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魏丽娟教授的大力支持。活动现场,魏丽娟教授以《关注乳癌早筛,拥抱健康生活》为题,开展科普讲座,系统阐述了乳腺癌的致病诱因,包括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激素水平变化等;分析了当下乳腺癌的流行趋势;介绍了乳腺 X 线、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等常用诊断方法;讲解了涵盖病因预防、早期筛查、精准诊断、规范治疗、康复管理的三级预防策略。从疾病的 “防-筛-诊-治-康”五位一体健康管理视角出发,全方位剖析了乳腺癌的正确预防与治疗。来自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的孙淑萌医生,现场演示了利用影像超声进行乳腺癌筛查的具体操作流程,从仪器调试到识别影像特征,每一步都讲解得细致入微,让在场听众有了直观认识。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两位青年专家与现场听众积极互动,针对大家提出的关于乳腺癌风险评估、日常自查、治疗方案选择等问题,耐心解答,为大家答疑解惑,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公众对乳腺癌预防与治疗的认知,也彰显了专业组织与医疗机构在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推动公众整体健康素养提升,助力社区乳腺癌早期发现与治疗,营造了良好氛围。
  • 03-03
    2025
    喜报!天津市抗癌协会连续四年折桂中国抗癌协会先进集体
    2025年2月28日,2025中国抗癌协会工作会议于天津圆满落幕,天津市抗癌协会成绩斐然,再度以省市抗癌协会第一名的成绩,成功蝉联“中国抗癌协会2024年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自2021年第六届理事会换届至今,天津市抗癌协会已连续四次登顶中国抗癌协会先进集体榜首,彰显出其在抗癌事业中发挥的卓越引领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副理事长王瑛教授等一众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委员会执行主任、专委会主任委员、秘书长,各省市抗癌协会理事长、秘书长等近500名代表出席会议。天津医科大学校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天津市抗癌协会理事长郝继辉教授,围绕CACA指南建设、CCHIO学术年会、国际合作、基层培训、科普患教、人才培养、科技奖励等核心工作,进行了2024年度全面而深入的工作汇报,并紧密结合中国抗癌协会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精心擘画了天津市抗癌协会2025年度发展蓝图,为协会持续前行指明方向。本年度工作总结会采用分组汇报评比与大会汇报评比相结合的模式,从全国30个省市抗癌协会中优中选优,最终依据成绩排名,仅选出前两名授予先进集体表彰。天津市抗癌协会凭借深厚积淀与卓越实力,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夺冠2024年度省市抗癌协会先进集体称号。天津市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科教处处长李慧教授代表协会出席先进集体颁奖仪式。回溯2024年,在郝继辉理事长的带领下,天津市抗癌协会紧扣 “五个能力提升”建设,深度赋能抗癌事业发展。一、提升学科建设服务能力天津市抗癌协会积极组织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投稿432篇,推荐大会主旨报告3篇,一举斩获全国省市抗癌协会投稿第二名佳绩;成功举办2024年学术年会暨天津市抗癌协会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创新采用“1+N”(1 个主会场和 25 个分会场)模式,吸引全市超千人参会;全年各专业委员会举办学术会议150余场,线下参会人数累计超2万人次,线上参会人数达10万人次,交流学术论文5千余篇,有力推动抗癌学术交流与学科发展。二、提升服务公民科学素质能力天津市抗癌协会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携手举办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天津启动仪式;联合天津市各会员单位肿瘤专家,积极开展“进乡村”等全域科普行动;组织各专业委员会开展形式多元的科普讲座、制作科普视频、发布原创科普文章,全方位提升公众抗癌知识水平。三、提升国际交往核心竞争力天津市抗癌协会成功加入国际抗癌联盟(UICC)会员单位,积极向国际癌症组织举荐青年才俊;与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ACR)等全球顶尖癌症组织深度合作,开展专业培训与双边学术研讨会;联合香港防癌会、欧洲肿瘤研究学会开展科普“出海”——国际科普交流研讨会,持续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影响力。四、提升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天津市抗癌协会踊跃推荐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青年科学家奖,成功助力1项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中标;2024年,协会自主评选出5项天津市抗癌协会科技奖和5项天津市抗癌协会青年科学家奖,为抗癌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五、提升学会治理服务能力2024年个人会员已接近7000人次,48个病种建立专业委员会;协会持续完善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网站等多媒体平台新闻发稿量较去年增长近 20%,学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展望2025年,天津市抗癌协会将坚守初心,勇毅前行,对标国内外双一流癌症组织,全力聚焦“四个能力建设”,即在学科品牌塑造、科普宣传推广、国际拓展合作、人才举荐培育四个关键领域持续深耕,精益求精,为天津市抗癌协会的可持续发展精心谱写全新篇章,在抗癌之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为守护公众健康、推动抗癌事业发展作出更为卓越的贡献!
  • 03-01
    2025
    【瘤·学声】黄鼎智教授团队:鉴别出HDAC7阳性小细胞肺癌新亚型,揭示XPO1抑制剂疗效与HDAC7表达水平正相关的新机制
  • 02-05
    2025
    天津市抗癌协会“破圈”:癌症科普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出海”
    2025年1月14日下午,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一场意义非凡的科普讲座热烈展开。此次活动由天津市抗癌协会精心组织,一众青年肿瘤专家齐聚一堂,为来自全球20余个国家的40余位外国留学生,带来了一场关于常见癌症科学防治的全英文科普盛宴。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孙倩、招生办公室主任李朋,以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外事处副科长徐婷婷等嘉宾出席活动,共同见证这一知识传播与国际交流的重要时刻。 活动以2025年世界癌症日为契机,紧扣“各有殊途,同心共渡(United by Unique)”这一主题,天津市抗癌协会面向外国在津留学人员,深入普及常见癌症的核心防治知识,通过积极传播世界癌症防控理念,旨在提升全球民众对癌症的正确认知,进一步推动癌症早诊早治这一全球战略的实施,彰显了协会在全球健康事业中的责任担当。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胰腺中心的周天兴教授,以“揭开癌王的神秘面纱”为主题,从病因探究的独特视角切入,深入浅出又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胰腺癌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为留学生们开启了了解这一恶性疾病的科学之窗。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头颈肿瘤科的王宇教授,则聚焦头颈肿瘤,着重讲解了该疾病的流行趋势以及外科治疗的主要路径,使留学生们对这一领域的医学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外国留学生们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与两位年轻专家积极互动,提问环节更是踊跃不断。不少留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对癌症的认知,并提出了诸如如何应对癌症带来的心理焦虑等一系列深刻问题。两位专家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耐心细致地一一作答,为留学生们答疑解惑,搭建起了一座跨越文化与医学知识的沟通桥梁。 此次活动是天津市抗癌协会自2024年6月加入国际抗癌联盟以来,在津举办的首次世界癌症日主题活动,更是协会首次走进校园,以英语为媒介向外国留学生传播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创新之举。在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癌症治理的大背景下,天津市抗癌协会深入践行“全球大健康(One Health)”理念,不仅为外国留学生带来了宝贵的医学知识,也为国际间的医学交流与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天津市抗癌协会将持续关注外国在津人员群体,积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更多外国友人在津生活和就医提供全方位、便捷化的服务,为推动天津市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助力打造更加健康、包容的国际都市环境。
  • 01-27
    2025
    郝继辉理事长2025年新春贺词
  • 01-03
    2025
    喜报!天津市抗癌协会秘书长黄鼎智教授当选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4年12月29日,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天津市抗癌协会秘书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黄鼎智教授成功当选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出席换届大会,赵勇秘书长主持会议。中国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由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拆分而来。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在张明和、吴一龙、周清华、王长利、陆舜、王俊等老一辈知名肺部肿瘤专家学者的带领下,肺癌专业委员会日益发展壮大,不但人才辈出,而且在临床诊治、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肺癌防治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鉴于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在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了实现学科建设的精准、系统、齐备,也为了让更多从事肺癌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获得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国抗癌协会决定将肺癌专业委员会拆分为非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和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共有委员98人,其中常务委员30人。经过激烈的竞聘演讲,根据选举成绩大排行,最终差额选举出7名领导成员。吉林省肿瘤医院的程颖教授当选主任委员。天津市抗癌协会秘书长、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黄鼎智教授高票当选副主任委员。与此同时,副主任委员还有来自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张力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胡毅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的沈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志杰教授,以及上海市肺科医院的何雅億教授。黄鼎智秘书长当选第一届中国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不但标志着全国同仁对我市肿瘤专家的高度认可和肯定,更重要的是代表了我市肺癌防治水平在全国肺癌学术界的领先地位,对于未来我市肺癌学科的“双一流”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
  • 12-31
    2024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悦国教授在Cancer Letters发表一项关于肝细胞癌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互作促肝癌增殖的研究成果
    2024年12月27日,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悦国教授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Cancer Letters在线发表题目为“Tumor-derived CCL15 regulates RNA m6A methylation in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to promot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rowth”的研究论文。肝细胞肝癌(HCC)是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生长迅速。肿瘤细胞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之间的相互作用对 HCC 的进展有重大影响。CCL15是一种CC趋化因子家族成员,主要在HCC中表达,并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这表明它在HCC生长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以往的研究表明,CCL15 并不直接刺激癌细胞增殖。CCL15 在 HCC 增殖中的具体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从机制上发现,CCL15 通过 STAT3 通路诱导 CAFs 中 FTO 的表达;通过 MeRIP-seq和RNA-seq检测,发现调节 CXCL5 表达的转录因子 CEBPA mRNA 是 FTO 的靶标;CXCL5由CAFs分泌,可激活HCC细胞上的CXCR2受体并促进其增殖。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中和抗体干扰 CCL15 信号传导可减轻CDX和PDX模型中 HCC 的生长;最后,CXCL5 还通过 MDM2 调节 P53 表达,从而上调 HCC 细胞中 CCL15 的表达,形成正反馈回路。该研究揭示了 CCL15 是 HCC 进展过程中的关键介质,它促进了 HCC 细胞与 CAFs 细胞之间的交流。这凸显了 HCC 中的一个新的调控轴,并表明以 CCL15 为靶点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 12-25
    2024
    “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联合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进校园活动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联合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以“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为主题来到河北工业大学开展“科普进校园”系列科普活动。艾滋病毒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联,由于其对身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艾滋病患者罹患肿瘤的风险会比其他人要高。近几年,艾滋病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趋势令人担忧,校园已成为艾滋病防控的关键一环。为深入贯彻艾滋病宣传“五进”工作要求(进社区、进企业、进医院、进校园、进家庭),切实提升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携手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检验科、感染管理部走进河北工业大学,共同开展防艾、防癌宣讲活动,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防艾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和最大限度减少发生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活动现场,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检验科、输血科科主任葛鹏发表了活动致辞,他详细阐述了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现状及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并指出艾滋病易于并发各种恶性肿瘤,常见并发肿瘤如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宫颈侵袭性肿瘤等等,呼吁学生们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艾滋病,理性对待,共同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携手共建美好的未来。专委会张阿芫委员以“什么是艾滋病”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检测方法等相关知识,同时介绍了HPV感染的危害,并指出高危型HPV是引发宫颈癌的首要病因,以及宫颈癌的症状、诊治及预防方法等,还将防艾知识编成了顺口溜,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与掌握。韩晴委员从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入手,详细剖析了艾滋病感染者发生肿瘤的原因,以及艾滋病相关恶性肿瘤的分类和治疗方法,指出艾滋病患者还可出现全身各处的恶性肿瘤,如皮肤癌、肺癌、乳腺癌、肠癌、胃癌、肝癌、膀胱癌、脑癌等,为同学们揭示了艾滋病与肿瘤之间的紧密联系。李春阳委员介绍了艾滋病在我国各年龄段的流行现状,并且着重讲解了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和用药规则,包括暴露前预防用药和暴露后阻断用药。讲座结束后,活动设置了现场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本次活动还通过易拉宝展示、发放宣传册等形式,让大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了解艾滋病,从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使师生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及危害,掌握了科学的防艾知识,增强了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了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活动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校园内成功掀起了一场关于艾滋病预防教育的学习热潮。未来,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专业委员会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防艾防癌,关爱青春成长,加强与政府、社区、学校等各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共同践行“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的庄严承诺。
  • 12-20
    2024
    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杨臻委员作为第一作者在Cancer Cell顶刊发表一项关于免疫逃逸的研究成果
    2024年12月12日,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杨臻委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ancer Cell(IF=48.8)在线发表题目为“Inhibiting intracellular CD28 in cancer cells enhances antitumor immunity and overcomes anti-PD-1 resistance via targeting PD-L1”的研究论文。南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的曹雪涛院士为该篇文章的唯一通讯作者。第一作者杨瑧委员现任南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学部科副主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肿瘤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南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博士后。团队成员包括南开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的刘鑫鹏博士、朱军博士后,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免疫学系柴洋洋博士等。该研究发现抑制癌细胞细胞内CD28可以增强抗肿瘤免疫,并通过靶向PD-L1克服抗PD-1耐药性。该研究通过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小鼠模型中进行体内全基因组CRISPR功能缺失筛查,发现Cd28在癌细胞中促进免疫逃逸的非经典功能。在癌细胞中敲除Cd28增加了I型常规DC(cDC1)的浸润并激活了肿瘤特异性CD8+ T细胞,药物诱导的Cd28敲除抑制了预先建立的肿瘤生长并克服了体内抗PD-1耐药性。此外,人类TNBC组织中癌细胞CD28的高表达与PD-L1表达升高、CD8+ T细胞浸润减少和预后不良相关。在机制上,细胞内CD28直接结合Cd274 mRNA,募集剪接体因子SNRPB2稳定细胞核内Cd274 mRNA,促进PD-L1表达和免疫逃逸。因此,破坏癌细胞CD28介导的免疫逃逸可能提供一种改善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潜在途径。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最具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复发率高,预后差,对免疫治疗无反应。TNBC免疫治疗耐药机制复杂,包括抗原递呈受损导致的免疫原性低下和PD-L1等免疫抑制分子的升高,靶向肿瘤内在因子增强肿瘤免疫原性,重编程TME,特别是CD8+ T细胞,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是克服TNBC免疫治疗耐药的理想策略。例如,在TNBC和其他癌细胞中抑制PCSK9可提高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MHC I),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降低肿瘤细胞膜PDL1呈现抗肿瘤免疫应答。关于提高TNBC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研究仍然有限,有必要揭示增加肿瘤免疫原性的新的肿瘤内在因素,以协同免疫治疗。体内全基因组CRISPR筛选已经发现了多种癌症中调节耐药性或免疫治疗敏感性的靶标。例如,体内遗传筛选揭示了B16黑色素瘤细胞中Ptpn2缺失通过增强抗原呈递使肿瘤对PD-1抑制剂敏感。因此,体内全基因组CRISPR筛选可以发现新的靶点,提高免疫治疗效率。机理模式图(图源自Cancer Cell)T细胞激活需要两个信号:T细胞受体(TCR)对抗原呈递细胞(APCs)上装载多肽的MHC分子的识别和共刺激信号。CD28是一种经典的共刺激分子,在小鼠T细胞、大约80%的人CD4+ T细胞和50%的人CD8+ T细胞表面组成性表达。CD28的常规功能是在B7配体结合时启动T细胞内的共刺激信号级联。CD28通常被认为维持T细胞的存活、增殖和向特化T细胞亚群的分化。值得注意的是,CD28还通过翻译后修饰和表观遗传改变来调节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然而,CD28在非T免疫细胞、基质细胞甚至肿瘤细胞中的潜在作用尚不清楚。该研究在小鼠TNBC模型中进行了体内全基因组CRISPR筛选,发现癌细胞的细胞内CD28通过募集SNRPB2来上调PD-L1的表达,从而促进Cd274 mRNA的稳定性。癌细胞Cd28缺失或体内药物诱导敲低可激活抗肿瘤CD8+ T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克服抗PD-1耐药。该研究发现揭示了乳腺癌细胞CD28及其在促进PD-L1介导免疫逃逸中的作用,这种作用也存在于肺肿瘤中。破坏细胞内CD28表达和致瘤功能可能是设计新的免疫疗法和克服乳腺癌抗PD-1耐药的潜在途径。(肿瘤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    杨臻供稿)
  • 12-16
    2024
    2024年天津市医学人文学术年会暨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由天津市抗癌协会与天津市医学会联合主办,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天津市医学会医学人文分会共同承办,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协办的“2024年天津市医学人文学术年会暨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术年会”于2024年12月6-7日在天津社会山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会议主题围绕“多学科共赴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即通过汇聚医学、心理学和医学人文等多学科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探讨医学人文关怀在临床实践中的深度发展。开幕式上,来自天津市医学会医学人文分会主任委员邸阜生教授、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刘惠军教授,以及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璐教授分别致辞。此次会议分为3个学术单元:第一单元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探讨“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的临床实践”。邀请天津医科大学刘惠军教授阐释了医学人文关怀的心理学路径;天津市安定医院张新军教授分享了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为参会者提供了实用的心理干预技巧;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冯威教授解读了ASCO指南中关于成年癌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管理的最新内容,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李凯教授通过医患沟通案例分享,展示了化险为夷、重在懂心的沟通技巧。在讨论环节,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梅妍教授进一步阐述了关注病人情感与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天津市安定医院张勇教授指出深入开展生命与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办公室贾磊主任则分享了医疗机构如何通过叙事医学的理念来创新人文关怀的经验。肿瘤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刘东颖教授主持了本单元学术交流。第二单元围绕“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的制度保障”,邀请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丛亚丽教授介绍了2024版《赫尔辛基宣言》修改的重点;北京协和医学院睢素利教授从医学人文视角出发讲授了如何通过伦理与法律有效规范医疗行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刘月树教授报告了面向华北乡村开展安宁疗护现状的调查发现;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副院长陈璐教授从医院管理视角出发,介绍了通过系统性地向癌症病人提供人文关怀,实现人文关怀和学科技术创新发展的相互促进经验。在讨论环节,天津市人民医院冯妍教授强调了医疗机构精益管理保障了医学人文关怀落地,天津市医学会褚建欣教授提出应通过加强医疗鉴定工作进一步保障医患权益,天津市南开医院陈鄢津教授指出医学人文帮助医生职业成长的独特价值。天津市医学会医学人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唐健教授主持了本单元交流活动。第三单元以“提升医学人文能力,共赴医学人文关怀自由谈”为主题,来自天津医科大学的学生代表分享了医学生对医学人文关怀的理解与感悟,展现了年轻一代的担当与责任;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医生代表结合临床实践,分享了关注肿瘤患者的心理健康在肿瘤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与成效。另外,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社会工作者代表等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医学人文关怀与患者心理干预的内涵与价值,发言内容丰富多彩,为参会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思考与启示。此外,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在会前一天在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举办肿瘤心理工作坊,主要围绕积极心理治疗在肿瘤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展开交流研讨。由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程洪燕教授、飏帆心理咨询(天津)有限公司刘洋老师和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刘英教授通过学术讲座、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向50余名现场参会的学员展示了如何面向肿瘤患者开展心理关怀的技能和技巧。活动由天津市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冯莉霞教授和常委李艳教授主持。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12
  • 13
  • »
    • 天津市抗癌协会
    • 地址:河西区体院北环湖西路
    • 天津市抗癌协会办公室电话:022-23340123转6000
    • 保护条款 版权所有(C) 津ICP备2021009822号 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315号
  • 友情链接